[战术百科]“Iverson Cut”(艾弗森空切)战术科普&解析

提到艾弗森空切(Iverson Cut),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便是阿伦·艾弗森(Allen-Iverson)。

当时76人队主帅拉里·布朗,为了方便艾弗森接球经常为他设置这个战术。而这个战术,也正是由艾弗森的名字所命名。

下图中发动战术的3号球员正是阿伦·艾弗森。

不同于UCLA Cut、Chin Cut、Hawk Cut….这些纵向的空切,艾弗森空切是横向的跑动、空切。发起球员会借助队友在罚球线一带的两道无球掩护,从球场一侧跑到另一侧,接球。

球员可以在发动艾弗森空切接到球后终结或发起后续的进攻。使用艾弗森空切为“战术起手式”衔接后续战术也是比较常见的用法。

战术示意图:

赛场案例:

约基奇发动艾弗森空切,掘金队以艾弗森空切为战术起手式,衔接后续约基奇与戈登在边路的反向挡拆。

边线球回合,步行者队就是以哈里伯顿发起的艾弗森空切,作为战术起手式。哈利接到球后,步行者随即发动后续战术。

图中8号米尔斯在回合开始时发动的也是艾弗森空切,随后迅速衔接向篮下的快速空切,获得得分机会。

爵士队以塞克斯顿的艾弗森空切作为战术起手式,发动后续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