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见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跨界互动。刚刚结束跳水世界杯总决赛的奥运冠军全红婵,与王宗源、陈艺文等中外跳水运动员一同走进冰壶场地,开启了一场“冰水交融”的新奇体验。
冰面初体验:从踉跄到掌控
身着红色羽绒服、头戴防撞头盔的全红婵,甫一踏上冰面便展现出“萌新”姿态。在专业教练搀扶下,她小心翼翼地迈出第一步,护膝与冰面摩擦发出的声响引发全场轻笑。随着训练深入,这位“水花消失术”大师逐渐掌握冰壶投掷技巧:屈膝、蹬冰、推送,重达19公斤的冰壶在她手中划出流畅弧线,精准停在得分区边缘。完成动作后,她兴奋地蹦跳欢呼,双手比划出“OK”手势,尽显少年心性。
运动迁移:跳水冠军的冰上天赋
尽管冰壶与跳水的运动形式迥异,全红婵仍展现出顶尖运动员的身体控制力。她在投掷时习惯性调整呼吸节奏,与跳水起跳板上的屏息瞬间形成微妙呼应。教练称赞其“对冰面摩擦力的感知能力超乎想象”,而她本人则坦言:“冰壶需要预判对手策略,这和跳水比赛中观察水花效果有点像。”这种跨项思维,让她在短短两小时内完成从零基础到流畅操作的蜕变。
文化破圈:奥运冠军的冰雪奇缘
此次体验是“水立方”推动冰水项目融合的缩影。作为双奥场馆,这里曾见证跳水梦之队的荣耀,如今又成为冰雪运动的推广阵地。全红婵的冰壶首秀经短视频平台传播后,#全红婵小小冰壶拿捏#话题迅速登顶热搜,网友惊叹:“她连冰壶都能玩出‘水花消失术’!”更有冰壶爱好者发现,全红婵投掷时的“旋转腕部发力”与职业选手技术高度相似,戏称“国家队要不要考虑跨界挖人”。
体育精神:超越奖牌的多元探索
对于此次体验,全红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跳水是我的热爱,但尝试新事物能让我保持对运动的新鲜感。”事实上,这位17岁的奥运三金王近年来持续突破舒适区——从航天科普活动中提出“穿航天服跳水”的奇思妙想,到担任少年跳水队临时教练时展现的亲和力,她正以多元形象诠释新时代运动员的精神内涵。
随着北京冬奥会后冰雪运动的持续升温,全红婵的这次跨界尝试,不仅为冰壶项目注入年轻活力,更在“冰水两栖”的探索中,书写着中国体育精神的新篇章。正如她在冰壶场边留下的感言:“无论水还是冰,热爱才是最好的‘摩擦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