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蓬江】30支队伍同台竞技丨“周家拳”首届武术大赛举行

8月19日,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家拳的起源地——蓬江区棠下镇沙富村迎来了250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武林高手”,让人热血沸腾的2023年“周家拳”首届武术大赛在沙富小学体育馆正式拉开帷幕。来自香港、广州、佛山、梧州、中山等地近30支队伍的武林健儿们同台竞技、以武会友,在五邑侨乡掀起一股“武术热潮”。

作为周家拳首届武术大赛,

本次赛事有哪些“燃”点呢?

一起来看!

群狮共舞 名家展演

一场精彩的群狮表演拉开了比赛序幕。现场锣鼓齐鸣,雄狮苏醒,一只只五彩缤纷的醒狮在赛场上腾起舞动,时而雄壮威武、气势逼人,时而嬉戏欢乐、幽默诙谐;踢跳翻腾、立卧滚抖,每个神态都惟妙惟肖、精彩绝伦,将全场气氛推向高点。

随后,多名“武龄”超20年的“武林名家”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武术展演。周家大伏虎拳、周家虎豹拳、周家八卦棍、周家九环刀……他们重如霹雷、轻如腾飞、拳拳到位、张弛有度,点燃现场观众的“武魂”。

群狮表演和武术展演拉开了比赛序幕。

“我和女儿都习练周家拳,她擅用日月乾坤刀,我擅使乾坤梅花斩。这次是我们第一次来江门沙富村,武术氛围非常浓厚!”来自广州市艺术名家黄俊英工作室的相声演员招俊龙既是赛事主持人,又是武术爱好者,他诙谐幽默的主持风格让现场笑声不绝。“武术不仅强身健体,还能磨砺意志,我非常鼓励我的小孩学武术,现在也从陪练家长变成了武术助教!”他说。

相声演员、武术爱好者招俊龙。

以武会友 选手年龄从5岁至67岁

卧似一张弓,站如一棵松。无论是一脸稚气的孩童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大家都精神抖擞,抱拳作揖,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充分展现出周家拳沉雄矫健、刚柔并济的独特魅力。“全民参与是中华武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我们这次大赛参赛选手的年龄跨度从5岁至67岁,充分彰显出周家拳的深厚根基和广泛吸引力。”赛事主办方负责人、周家拳第四代传承人周颂雯介绍。

“学习武术4年来,我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老师也夸我纪律性更好了!”来自五邑碧桂园中英文学校的徐俊奇是一位中非混血武术小能手,作为运动员代表的他在本次比赛中以小伏虎拳、九环刀分别荣获传统拳术和传统长器械一等奖。

周颂雯表示,举办本次2023年“周家拳”首届武术大赛的初心就是为全球的周家拳爱好者提供一个以武会友的平台,运动员们赛场上相互切磋、比拼,赛场下互相交流、学习,共叙同门情谊,共话非遗传承。

大赛运动员代表、中非混血小武将徐俊奇及其家人。

器械多样 彰显五邑特色

锄头、板凳、镰刀……这些常用农具作为武术器械你见过吗?人们常说“十八般兵器”,印象中武术器械往往是刚猛凌厉的。然而,周家武将们却一反人们的刻板印象,他们善以周家锄头为器,劈、斩、崩、撞,锄头所到之处,掠过阵阵冷风。年轻小将郭瑞亨更是手持周家板凳,栏架扣压、前滚侧翻,套路灵活流畅,动作强劲有力:“周家板凳套路我是向周宝洪师傅习得的,板凳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有实战性、实用性。”

周家板凳、周家锄头特色鲜明。

据悉,周家拳器械多达数十种,流传颇广,同时拳法朴实、讲究实用,除了八卦棍、红缨枪、梅花双刀、九子连环刀等武术器械,周家器械还包含了不少日常农作用具,特色鲜明,将五邑人经世务实的秉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武强身,习武习德。“举办首届武术比赛只是第一步。”周颂雯告诉记者,未来,他们将深度挖掘周家拳历史文化,持续推进武术进校园,充分利用公众号、短视频等平台拓宽文化推广道路,常态化举行醒狮与武术义演活动,将周家拳非遗文化普及民众,传承周家拳文化,弘扬仁义德精神。

2023年“周家拳”首届武术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文/图 江门日报全媒体记者/胡晴晴 伍倩清

原标题:《【人文蓬江】30支队伍同台竞技丨“周家拳”首届武术大赛举行》

阅读原文